付广:用心写实,“跨界”绘兰韵
付广(左)在指导学生写生
第一次“跨界”尝试植物科学画,让曾在国内外知名美术学院攻读过美术专业硕博学位的付广有点犯难。他没想到,自己用心写实,描绘得与实物几乎一模一样的兰科植物兔耳兰,兰科植物专家一时却辨认不出来。虽已时隔2年,但付广对这一幕记忆犹新,自此也激发了他去琢磨这门“新学问”的动力。
付广是海南大学林学院的一名“80后”教师,主授风景园林专业课程,同时他也是海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的会员。在师生们眼里,付广画功扎实,尤其专长于风景园林及植物绘画领域。也正因此,2021年,该校林学院计划编撰出版海南省野生兰科植物书籍时,就把付广“招募”过来,执行植物科学画板块相关内容。
重唇石斛
“起初,我以为只要画得像,画得与实物一样逼真,就能完成任务,心想这肯定不难。”付广对着一张高清的兔耳兰图片,简单模拟构图后就“刷刷”下笔,尤其注意用心勾勒该植物的一些具体特征,收尾前还不忘补充好几处小细节。就在付广颇有信心地“交作业”时,却被林学院的一位教授一一纠错。由于他从俯视角度手绘,导致植株、花瓣的实际比例不对;根茎、纤毛等明显特征也“漏”了……
大黄花虾脊兰
一番点拨后,付广也逐渐揣摩到,植物科学画在讲究真实与美的同时,还要精准地凸显植株根茎、花瓣、根须、叶片等器官的形态特征。“教授的大致意思,就是让我从一个植株整体里,抽离出特征明显的那几个部分,再一一放大手绘出来,让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个体特征,变得更醒目。”
对于这一门跨度不小的“新功课”,付广在勤勉翻阅学习相关植物科学画教材的同时,也用笔尖在白纸上付诸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一直在进步,也一直在挑战。“再比如,纹瓣兰与硬叶兰,几乎长得一个样,那会我画了好几个版本,最后把自己整蒙了,自己都混淆分不清了……”付广回忆,每每遇到新疑惑,他就带上“画作”去找研究该领域的专家,有时他们忙得顾不上答疑解惑,付广就去找园林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请教”,还通过高微放大镜“捕捉”植物细微特征,随后再一一调整笔画及构图细节,其植物科学画作品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一天一画,整整365天,一天都不落下,付广老师太赞了!”今年刚从海南大学林学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陈枳衡回忆,自2022年初起,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互动交流植物科学画,付广坚持每天手绘一种兰科植物,然后拍照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在接受该专业领域师生“挑刺”的同时,付广的这一做法也激发了不少学生学习植物科学画的兴趣,在学习交流中,教学相长。“手绘的每一笔画,都能加深我们对兰科植物特征的进一步认识。”陈枳衡说。
四腺翻唇兰
AI绘画时代,为什么还要如此执着于手绘呢?付广认为,AI绘画是缝合多种绘画元素,本身具有拼接性,没有原创性、原真性、唯一性。从专业领域来讲,手绘是无法被AI绘画替代的。即使AI绘画可以生成类似的图画,但其始终是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缝合,是没有创新性和生命力的。而手绘凝聚了艺术家的生命经验。采用何种构图表达情感,采用何种笔触凸显风格,运用什么色调体现美感等,这些都是AI无法达到的高度。
自今年3月起,付广开始挂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科技副镇长,在这里,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更多不同神韵的兰科植物;更重要的是,这段时间以来,他正在利用自身专业及资源优势,着力筹划推动高校美术写生基地落地黎母山镇;同时,他努力“招募”更多年轻人,来黎母山参与生态研学及环境保护。
来源 | 海南日报
记者 | 曾毓慧
编辑 | 王筱渠
校对 | 陈艺煊
审核 | 许劲草 吴维烨
投稿邮箱丨hndxwx@hainanu.edu.cn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推荐阅读•